• 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
    • [注释]:漫漫:长远。修:长。兮:语气词。求索:寻找。
    • [讲解]:出自《离骚》,意思是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,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。这句话表达了屈原在追求真理和理想道路上坚韧不拔、勇往直前的精神。
  • “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”
    • [注释]:太息:长叹。掩涕:掩面流泪。
    • [讲解]:出自《离骚》,意思是我长叹一声啊,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,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!这句话体现了屈原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。
  • “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。”
    • [注释]:浊:浑浊。清:清白。醉:沉迷,迷失。醒:清醒。
    • [讲解]:出自《渔父》,意思是世界上的人都是污浊的,只有我是干净的;众人都已醉倒,只有我一人清醒。这句话表现了屈原高洁的人格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。
  • “悲莫悲兮生别离,乐莫乐兮新相知。”
    • [注释]:生别离:活生生的离别。新相知:新交的朋友。
    • [讲解]:出自《九歌·少司命》,意思是人生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活生生的离别,而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结交新的知心朋友。这句话表达了屈原对人生离合悲欢的深刻感悟。
  • 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。”
    • [注释]:亦:也是。善:向往,追求。九死:多次死亡,形容极其危险。
    • [讲解]:出自《离骚》,意思是只要是我内心所向往的,即使多次死亡我也不会后悔。这句话表现了屈原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定执着。
  • “日月忽其不淹兮,春与秋其代序。”
    • [注释]:忽:迅速。不淹:不停留。代序:交替更换。
    • [讲解]:出自《离骚》,意思是太阳和月亮匆匆交替运行,春天和秋天依次更换季节。这句话描绘了自然界永恒不变的规律,也隐含了时间流逝、人生短暂的感慨。
  • “鸟飞反故乡兮,狐死必首丘。”
    • [注释]:反故乡:返回故乡。首丘:头向着自己的丘穴,比喻不忘本。
    • [讲解]:出自《楚辞·九章·哀郢》,意思是鸟飞千里最终会返回自己的故乡,狐狸死时一定会把头朝向自己的洞穴。这句话以动物为喻,表达了屈原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家国情怀的坚守。
  • 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;物有所不足,智有所不明。”
    • [注释]:尺、寸:均为长度单位,尺比寸长。物:事物。智:智慧。
    • [讲解]:出自《楚辞·卜居》,意思是尺有它的短处,寸有它的长处;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,智慧也有它不能明白的地方。这句话强调了事物各有其优缺点,应客观看待,不应求全责备。
  • “身既死兮神以灵,魂魄毅兮为鬼雄。”
    • [注释]:神以灵:神灵不灭。魂魄毅:魂魄坚强。鬼雄:鬼中的英雄。
    • [讲解]:出自《九歌·国殇》,意思是身躯虽然死亡但精神永存不灭,魂魄依然坚强勇敢堪称鬼中的英雄。这句话赞颂了为国捐躯的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和永垂不朽的英名。
  • “汩余若将不及兮,恐年岁之不吾与。”
    • [注释]:汩:水流迅速的样子,此处比喻时间流逝之快。若将不及:好像来不及。与:等待。
    • [讲解]:出自《离骚》,意思是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,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。这句话表达了屈原对时间流逝的紧迫感和对人生短暂的忧虑,同时也激励人们要珍惜时间、努力奋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