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《史记》中的另外十条名言名句,按照网络热度排列,并附有注释和讲解:
- 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?”
- [注释]:王侯将相:指高贵的人。宁:难道。有种:有天生的贵种。
- [讲解]:出自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,意思是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?这句话是陈胜、吴广起义时提出的口号,表达了反抗封建统治、追求平等的思想。
- “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”
- [注释]:力拔山:力气大得能拔起山来。气盖世:气概超过当代的人。时不利:时运不济。骓不逝:骏马不能驰骋。骓,骏马;逝,奔驰。
- [讲解]: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,意思是力气大得能拔起山来,气概超过当代的人,可是时运不济,连骏马也跑不起来了。这句话是项羽在垓下之战前所作,表达了他对时运不济的无奈和悲哀。
- 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。”
- [注释]:栈道:指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支架,铺板而建的通道。陈仓:古地名,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。
- [讲解]:出自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,意思是公开修建栈道以迷惑敌方,实际上却绕道陈仓发动攻击。这句话形容了军事上的巧妙策略和出其不意的攻击方式。
- “大行不顾细谨,大礼不辞小让。”
- [注释]:大行:指做大事。细谨:细小的谨慎之处。大礼:指重大的礼节。辞:推辞,拒绝。小让:小的责备或谦让。
- [讲解]: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,意思是做大事不必顾及细小的谨慎之处,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。这句话表达了在做大事或讲大礼时应有包容和豁达的态度。
- “不飞则已,一飞冲天;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”
- [注释]:已:停止。冲天:直冲云天。一鸣惊人:一叫就使人震惊,比喻平时默默无闻,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。
- [讲解]:出自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,意思是鸟不飞则罢,一飞起来就直冲云天;不叫则罢,一叫就使人震惊。这句话形容了平时默默无闻,一下子做出惊人成绩的人或事物。
- “千人之诺诺,不如一士之谔谔。”
- [注释]:诺诺:答应的声音,表示顺从。谔谔:直言争辩的样子。
- [讲解]:出自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,意思是许多人的唯唯诺诺,不如一个人的直言争辩。这句话强调了直言不讳、敢于争辩的重要性。
- “忠言逆耳利于行,良药苦口利于病。”
- [注释]:逆耳:不顺耳,不中听。良药:有效的药物。
- [讲解]:出自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,意思是忠诚的劝告虽然不顺耳但有利于行动,有效的药物虽然苦口但有利于治病。这句话强调了忠言和良药的重要性,即使它们可能让人感到不舒服。
- “韩信点兵,多多益善。”
- [注释]:韩信:西汉初年的著名军事家。点兵:指挥军队。多多益善:越多越好。
- [讲解]:出自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,意思是韩信指挥军队时,士兵越多越好。这句话形容了韩信善于指挥大军、兵力越多越能发挥他的才能的情况。
- “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”
- [注释]:东隅:指日出处,即早晨,喻初始。桑榆:指日落处,即傍晚,喻最终。
- [讲解]:出自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,意思是早晨失去了(机会或事物),傍晚又得到了。这句话表达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,有时看似失去了机会,但实际上可能在后来得到了补偿。
- “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。”
- [注释]:萧何:西汉初年的政治家,曾是韩信的推荐者和后来的对手。
- [讲解]:出自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,意思是成功是由于萧何的推荐,失败也是由于萧何的计谋。这句话形容了萧何对韩信命运的重要影响,也揭示了政治斗争中的复杂性和无常性。
评论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