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“多行不义必自毙。”
    • [注释]:毙:灭亡,倒下。
    • [讲解]:此句出自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,意思是多次做不义的事情,最终一定会自取灭亡。它告诫人们不要行不义之事,否则终将自食恶果。
  • “生,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
    • [注释]:欲:想要。兼:同时得到。舍生:舍弃生命。
    • [讲解]:此句出自《孟子·告子上》,意思是生命是我想要的,正义也是我想要的。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,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。它强调了正义在人生选择中的优先地位。
  • “义者,心之养也;利者,体之养也。”
    • [注释]:养:滋养,养护。
    • [讲解]:此句出自《孟子·告子上》,意思是正义是心灵的滋养,利益是身体的滋养。它阐述了正义与利益在人生中的不同作用和价值。
  • 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”
    • [注释]:喻:明白,通晓。
    • [讲解]:此句出自《论语·里仁》,意思是君子通晓并追求正义,小人则只通晓并追求利益。它强调了君子与小人在价值观和追求上的不同。
  • “义以生利,利以丰民。”
    • [注释]:丰:使……丰饶,富足。
    • [讲解]:此句出自《国语·晋语》,意思是通过行正义之事来产生利益,再用这些利益来使百姓生活丰饶富足。它阐述了正义与利益、民生之间的内在联系。
  • 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。”
    • [注释]:思义:考虑是否符合道义。授命:献出生命。
    • [讲解]:此句出自《论语·宪问》,意思是看到利益时要考虑是否符合道义,遇到危险时要勇于献出生命。它强调了道义在人生选择中的指导作用。
  • “非其义也,非其道也,禄之以天下,弗顾也。”
    • [注释]:禄:俸禄,此指利益。弗顾:不考虑,不顾及。
    • [讲解]:此句出自《孟子·万章上》,意思是如果某件事不符合正义和道义,即使给我全天下的利益,我也不会顾及它。它表达了坚守正义和道义的决心。
  • “义之所在,不倾于权,不顾其利。”
    • [注释]:倾:倾斜,偏向。顾:顾及。
    • [讲解]:此句意思是正义所在的地方,就不会偏向权势,也不会顾及私利。它强调了正义的独立性和超越性。
  • “义者,人之正路也。”
    • [注释]:正路:正确的道路。
    • [讲解]:此句意思是正义是人应该走的正确道路。它强调了正义在人生道路中的指引作用。
  • “行义以达其道。”
    • [注释]:达:实现,达成。
    • [讲解]:此句意思是通过行正义之事来实现自己的道义追求。它强调了正义与实践、追求之间的紧密联系。这句名言虽未直接出自某部经典著作的明确篇章,但它蕴含了儒家思想中关于“义”的核心理念,体现了古代先贤对于正义行为的崇尚和追求。在儒家经典如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中,类似的思想和表述屡见不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