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“忠言逆耳利于行,良药苦口利于病。”
    [注释]:忠言:诚恳的劝告。逆耳:不顺耳,不中听。良药:有效的药物。
    [讲解]:此句出自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,意思是诚恳的劝告虽然不顺耳,但对行动有利;有效的药物虽然苦口,但对治病有利。它告诫人们要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,不要只爱听顺耳的话。
  • “忠诚敦厚,人之根基也。”
    [注释]:忠诚:真心诚意,无二心。敦厚:诚恳宽厚。根基:基础。
    [讲解]:此句出自《汉书·魏相传》,意思是忠诚敦厚是做人的基础。它强调了忠诚在人的品格中的重要性。
  • “君子之忠也,犹其有贰乎?”
    [注释]:君子:指有德行的人。忠:忠诚。贰:有二心,不专一。
    [讲解]:此句出自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,意思是君子的忠诚,难道还会有二心吗?它强调了君子应该始终如一地保持忠诚。
  • “竭忠诚以事君兮,反离群而赘肬。”
    [注释]:竭:尽,用尽。忠诚:真心诚意。事:侍奉。君:国君。离群:离开群体。赘肬:多余的肉瘤,比喻无用的东西。
    [讲解]:此句出自《楚辞·九章》,意思是用尽忠诚来侍奉国君啊,反而被离弃而成为无用的东西。它表达了诗人对忠诚被误解和抛弃的悲愤之情。
  • “为人谋而不忠乎?”
    [注释]:为人谋:替人办事。忠:尽心竭力。
    [讲解]:此句出自《论语·学而》,意思是替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?它强调了为人办事应该尽心尽力的道理。
  • “忠信谨慎,此德义之基也;虚无诡谲,此乱道之根也。”
    [注释]:忠信:忠诚守信。谨慎:细心慎重。德义:道德和正义。虚无:空虚无实。诡谲:欺诈多变。
    [讲解]:此句出自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务本》,意思是忠诚守信、细心慎重是道德和正义的基础;空虚无实、欺诈多变是邪恶行为的根源。它强调了忠诚守信和细心慎重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性。
  • “移孝为忠,亦大孝也。”
    [注释]:移:转变。孝:孝顺。忠:忠诚。
    [讲解]:此句出自《后汉书·广陵思王荆传》,意思是把孝顺之心转变为忠诚之心,也是大孝的表现。它表达了忠诚和孝顺之间的内在联系。
  • “忠孝节义,感天地,动鬼神。”
    [注释]:忠孝节义:忠诚、孝顺、气节、正义。感天地:感动天地。动鬼神:使鬼神也为之动容。
    [讲解]:此句出自《全元散曲》,意思是忠诚、孝顺、气节、正义的行为能够感动天地,使鬼神也为之动容。它强调了忠诚等道德品质的巨大感召力。
  • “言忠信,行笃敬,虽蛮貊之邦行矣;言不忠信,行不笃敬,虽州里行乎哉?”
    [注释]:忠信:忠诚守信。笃敬:厚道恭敬。蛮貊:古代对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。邦:国家。州里:乡里,本地。
    [讲解]:此句出自《论语·卫灵公》,意思是说话忠诚守信,行为厚道恭敬,即使到了蛮貊之邦也能行得通;说话不忠诚守信,行为不厚道恭敬,即使在本地也难以行得通。它强调了忠诚守信和厚道恭敬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。
  • “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。”
    [注释]:受:接受。托:托付。忠:尽心尽力。
    [讲解]:此句出自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,意思是接受了别人的托付,就要尽心尽力地办好别人的事情。它表达了忠诚履行责任和义务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