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“廉者不求非其有,永保清白之身。”
- [注释]:非其有:不是自己的东西。清白之身:指廉洁无污的品德。
- [讲解]:此句意思是廉洁的人不会去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,永远保持自己廉洁无污的品德。它强调了廉洁之人对自我品德的坚守。
- “贪如火,不遏则燎原;廉如水,不遏则滔天。”
- [注释]:遏:阻止。燎原:火烧原野,比喻火势盛大。滔天:形容水势盛大。
- [讲解]:此句出自《韩非子·喻老》,意思是贪婪就像火一样,如果不加以阻止就会烧遍原野;廉洁就像水一样,如果不加以阻止就会波涛汹涌。它用比喻的方式强调了贪婪的危害和廉洁的力量。
- “廉者常乐无求,贪者常忧不足。”
- [注释]:此句与上文第4条重复,但意义深远,值得再次强调。
- [讲解]:再次强调廉洁之人因无过多欲望而常乐,贪婪之人则因永不满足而常忧。它对比了廉洁与贪婪两种心态带来的不同生活体验。
- “廉者,士之美节;污者,士之丑行。”
- [注释]:士:读书人,此指有品德的人。美节:美好的节操。丑行:丑恶的行为。
- [讲解]:此句意思是廉洁是有品德的人的美好节操,贪污则是他们的丑恶行为。它强调了廉洁对于品德的重要性。
- “廉则吏不敢慢,公则民不敢欺。”
- [注释]:慢:怠慢。公:公正。欺:欺骗。
- [讲解]:此句意思是官吏廉洁就不敢怠慢工作,公正无私百姓就不敢欺骗他。它强调了廉洁和公正对于官吏和百姓之间关系的重要性。
- “廉洁奉公,勤政为民。”
- [注释]:奉公:奉行公事。勤政:勤勉于政事。
- [讲解]:此句意思是廉洁地奉行公事,勤勉地处理政事以造福百姓。它概括了廉洁勤政、造福百姓的为官之道。
- “廉者,政之要也;贪者,政之贼也。”
- [注释]:要:关键。贼:祸害。
- [讲解]:此句意思是廉洁是政治的关键,贪婪是政治的祸害。它强调了廉洁对于政治的重要性以及贪婪对政治的危害。
- “身有正气,不言自威;心无贪念,何惧人言。”
- [注释]:正气:正直的气节。威:威严。贪念:贪婪的念头。
- [讲解]:此句意思是身上具有正直的气节,即使不说话也自有威严;心中没有贪婪的念头,又何必害怕别人的议论呢?它表达了坚守廉洁、不惧人言的自信和气度。
- “廉者,人之楷模也;贪者,人之鄙弃也。”
- [注释]:楷模:榜样。鄙弃:鄙视并抛弃。
- [讲解]:此句意思是廉洁的人是人们的榜样,贪婪的人则被人们鄙视并抛弃。它强调了廉洁对于树立良好形象和赢得人们尊重的重要性。
- “廉者如松,岁寒而青翠;贪者如草,风过而凋零。”
- [注释]:松:松树,常绿树,比喻廉洁之人坚韧不拔。岁寒:指严冬。青翠:鲜绿,比喻廉洁之人品格永葆青春。草:指一般草本植物,多为一年生或多年生,比喻贪婪之人易于衰败。
- [讲解]:此句意思是廉洁的人就像松树一样,即使经历严冬也依然青翠;贪婪的人就像草一样,风吹过就凋零了。它用比喻的方式形象地描绘了廉洁与贪婪两种人的不同命运。
评论 (0)